打开静谧之门,带你降噪初体验

access_time2018-06-15
bookmark_border 耳机蓝牙降噪BOSE1000X
11
visibility 3390
前言
此篇文章主要介绍范围是蓝牙降噪耳机,因为需要降噪的环境多是通勤户外居多,没有线材的束缚比较方便自由,可以先收藏再看。 陆陆续续使用了许多款蓝牙降噪耳机,感觉还是提高了许多生活幸福度的,有一些耳机是我拥有的,有些是蹭听过的,每款耳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使用场景,并不是每一款耳机都适合每一个人,怎么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降噪耳机,让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选购经验。 关于降噪耳机的那些事
许多便利的设计都是从军用开始的,就像当初的GPS定位,如今也是惠及平民,降噪耳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飞行员的听力,BOSE进行设计的。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目前降噪耳机有两种分别为: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
主动式降噪
耳机外都会有单独收集噪音的麦克风,但是收集了噪音之后,如何分析,计算并产生相应的反向声波才是关键。人耳的听力范围在20~20kHz,降噪耳机的主动降噪主要处理:50-1kHz,主要是处理低频部分,也是市面上最主要的噪音部分,包括交通噪音、建筑噪音等。各家的主动式降噪芯片都是自己的招牌,BOSE最早起手,技术积累丰富,降噪效果非常有名,佩戴过的人几乎一致好评。后来无线时代的开始,SONY也悄悄的发布了新产品,针对BOSE的各型号都安排了相应的对手,一度分庭抗礼。
被动式降噪
被动式降噪从很早就有了,主要是根据耳机设计的结构来决定的,头戴式耳机的效果更加明显,包耳式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不过不同的厂家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前不久众测的漫步者WN860NB就比索尼的MDR-1000X感觉差一点。而耳塞式耳机一般是入耳式的被动式降噪好一点,尤其是模具塞满耳朵的那种,像降噪比较强的BOSE QC30被动式降噪几乎没有,鲨鱼鳍主打的是舒适,属于半开放式的佩戴,只靠自己强大的主动式降噪。
降噪是否有害听力
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主动产生“反向噪声”来实时抵消噪声的,如果这个“反向噪声”的延时控制不好,那么噪音可能还会叠加,所以要选择靠谱的耳机品牌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降噪开启后能够更容易听清音乐,需要开启的音量自然就小了,这个还是有利于听力保护的。
降噪效果
降噪的最终效果实际就是上面的主动式降噪+被动式降噪的叠加体现,所以在体验降噪耳机时建议先佩戴耳机并不开启降噪,感受周围环境的噪音变化效果,然后再开启降噪感受。许多人在商场体验耳机其实很难感受音质如何,但是相反降噪耳机最能体现出效果好不好,在各种脚步声,商场背景音乐等嘈杂环境中体验。而且我去商场体验有个很快速的方法,就是佩戴降噪耳机后,随手拿个那种包装盒外的塑料薄膜,在手机揉搓,各位可以想象那种无意义的噪音,第一次就是在商场试用MDR-1000X瞬间被惊艳到了。
无线连接支持格式
我最早使用的蓝牙耳机是backbeat go第一代,那个时候还是蓝牙2.1,现在蓝牙发展到4.2了,而且目前主流的无线耳机都支持蓝牙4.0以上的版本,也是蓝牙功耗最低的版本。而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蓝牙中的音频解码了,目前有SBC、Apt-X、AAC、LDAC几种。
APP支持
其实最早的蓝牙耳机都没啥需要APP的地方,后来少数几家都做点APP顶多也就是调调EQ,没啥特色,使用率非常低下,不过后来使用的几款降噪蓝牙耳机的APP都非常实用。而大法家的Headphones Connect可以调节环境模式、降噪优化、声音位置控制等多种玩法。所以强大的APP能让蓝牙降噪耳机发挥更多的价值。
佩戴舒适度
对任何耳机来说佩戴舒适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戴着不舒服,那降噪再怎么厉害也没用了。头戴式降噪耳机考虑的主要是否夹头,比如两大热门产品MDR-1000X和QC35都在舒适度上有不错的体验,我个人使用MDR-1000X时间比较久,基本没有出现不适的情况。
音质效果
音质就涉及到高中低频、声场、解析力、结像清晰度、音色冷暖等玄学名词,而一旦到嘈杂的环境中再牛的耳机都会被打成残疾。蓝牙降噪耳机,听的清才是第一位,所以音质效果是排在降噪能力之后的。
续航
蓝牙耳机的续航一直都比较重要,早期都是4个小时的标杆,现在有了降噪芯片的加入,功耗肯定会加大,保持4个小时已经是最低及格线了,更高的续航时间才能收获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是为什么蓝牙降噪耳机基本都是项圈式的造型,又要塞芯片又要塞进大容量电池。
附加功能
每家的蓝牙降噪耳机都有自己独有的一些黑科技,可能在以上某些因素不占优势,但是自己独有的附加功能都会让消费者产生依赖性。比如MDR-1000X内置DAC并且有右耳捂住耳罩快速听清环境音的功能;WI-1000X是耳塞式耳机中可以连接有线音频线的;随身星Pro有磁吸霍尔模块快速播放以及待机等等。
价格
价格是绕不开的一个考虑因素,尤其对所有值友来说,东西虽好,值才重要,尽量在合理的预算内为自己挑一副功能尽量丰富的蓝牙降噪耳机。
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推荐
索尼 WH-1000XM2
内置DAC,音质出色,LDAC是目前无线传输最好的音频格式,还支持有线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音质;第一次登场就和BOSE的QC35的降噪性能平起平坐,还有黑科技右手捂住耳罩立刻听清环境音,用过的都说好。
推荐指数:★★★★★
【热巴代言】Sony/索尼 WH-1000XM2头戴式降噪立体声无线蓝牙耳机2099元
Bose QuietComfort 35
在现在降噪耳机产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BOSE的价格也渐渐变的亲民,只是在活动力度上有点不如索尼。QC35我只是试用了一段时间,而且经过对比后我选择了上面的MDR-1000X,主要是1399的价格太诱人了。但是QC35的降噪效果确实非常出色。
推荐指数:★★★★☆
BOSE QuietComfort 35无线降噪耳机 qc35 蓝牙消噪头戴式耳机1949元
漫步者 W860NB
佩戴感很轻便,主动式降噪依然有一定的效果,而且还支持有线连接。尤其还加入了和MDR-1000X一样的右侧耳罩触控式操控,并且塑料的阻尼感比皮质的阻尼感好很多,这点操作顺滑度是超过1000X的。
推荐指数:★★★☆
Edifier/漫步者 W860NB头戴式触控蓝牙耳机主打降噪 无损NFC899元
以上三款耳机如果追求最好的降噪效果,只需要在WH-1000XM2和QC35之间选择,若非没有品牌信仰加成,WH-1000XM2的价格会更有吸引力。
耳塞式蓝牙降噪耳机推荐
头戴式耳机冬天还有额外作用,就是可以当耳罩使用,拉风又实用,但是到了夏日,基本没多少人带出门了,而耳塞式蓝牙降噪耳机就是最好的出行搭配。尽管结构上少了先天的密闭空间优势,依然有不俗的降噪效果,带来更好的便利性。
BOSE QC30
QC30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居然可以如此安静,最舒适的佩戴体验,10小时的长时间续航,除了项圈被人吐槽狗圈外,几乎没有缺点。
推荐指数:★★★★☆
BOSE QuietControl 30 无线蓝牙降噪耳机 自定义消噪 挂脖式 QC301849元
SONY WI-1000X
在冬天使用MDR-1000X当耳罩的时候,我就在考虑明年夏天用什么,适逢WI-1000X也发布了。加入了动铁单元,支持LDAC,还支持有线连接使用,这几点都是QC30没有的部分。 在试听过后发现音质真的是很合我的胃口,发现QC30原来那么白开水,而且降噪效果和QC30不分高下,都非常出色。
【热巴代言】Sony/索尼 WI-1000X颈挂式无线降噪无线蓝牙耳机1659元
FIIL 随身星PRO
从来没用使用过FIIL品牌的产品,只知道是汪峰代言的,在获得这个众测产品时也是没有过多的期待。不过拿到实物后发现随身星PRO的设计确实很出色,镍钛合金金属的项圈和上面两者比起来又细又小,可以随便弯折塞入口袋里,QC30和WI-1000X体积摆在那里,收纳包也不小巧。
推荐指数:★★★★☆
FIIL 随身星 Pro无线蓝牙入耳式颈挂脖式降噪耳机1199元
以上三款耳机如果追求最好的降噪效果,只有在QC30和WI-1000X选择,舒适度的话QC30最好, 如果预算有限,又是运动爱好者,随身星PRO是最合适的选择,不错的音质,非常柔韧和轻便的项圈结构,磁性霍尔功能用过后用户粘性非常大,体验很好。
总结
上面的耳机推荐权当抛砖引玉,更多的还是根据第一部分的参考因素来综合考虑,没有一款完美的降噪耳机,比起优缺点来说,我觉得更需要考虑自己的使用场景,是办公使用,出差交通工具使用,还是运动使用等等,每个人考虑因素的权重比差异是很大的。蓝牙降噪耳机是用过就会中毒的好东西,没有线材的束缚,没有噪音的干扰,任何地点都能享受音乐。买过的都不会后悔,后悔的只有买晚了,趁618赶紧找到最值得买的那款吧!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 轩辕飞影
想知道更多专业购物攻略,获取更多好玩好看好用的内容,请第一时间关注我们,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们分享,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为您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