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工作伙伴戴森Lightcycle灯

2019-01-15T14:40:59 作者:wx2share 阅读:2826
戴森跨界美发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所获得的成功,很显然大大增强了戴森想要更全方位地融入消费者生活的信心。而从 Jake Dyson 公司引入的灯具业务,便是其最新的发展重点了。
不久前戴森在中国首发的 Lightcycle,作为 James Dyson 名下的第一款灯,凭借脱胎于原有 CSYS 系列的改良设计,吸引到了不少的关注。
那么,它有没有希望像 Supersonic 那样一炮而红?到底值不值得高达 3,990 元起的售价?笔者最近先收到台灯款体验了一段时间(另有 5,990 元的落地灯款,但至今还未见过实物),感兴趣的朋友就来听听看心得吧。
外观设计
在 Lightcycle 快件送到家里的时候,笔者就大大吃了一惊。因为在 Dyson 办公室初次见到这款产品时,笔者并没试过用手去将这盏灯拿起,以致于在面对一个快 6kg 的大箱子时,第一反应竟有点手足无措(囧)。事后将 Lightcyle 本体加电源一起称重,得到的结果是 4.1kg(灯 3.8kg,电源 0.3kg)。这拿在手上还是颇有份量的,所以说在家里放定一个位置后没事就别去移动它了。
Lightcyle 在出厂时并不是完全安装好的,它跟之前的 CSYS 一样,需要用户打开包装盒自己将灯臂、立杆、底座和电源四个部分组装起来。不过好在这个步骤难度不高,甚至说不看说明书都能装好。你要做的就是将立杆一头插入底座中心,然后在底座另一面用圆片状的卡扣旋紧固定,接着就是把电源一端的插头塞进灯底。这几件事做完后,只要将灯臂上带磁性的接电头对准立杆上相应的部分吸附上去。再把两根杆子交叉点上方的滚轮沿弹簧方向稍稍上推,很轻松就能将灯臂嵌入到三点固定结构的中间了。另外,因为灯臂自身是对称的,所以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灯头朝向。
经过如此一番,便是大功告成,这时候 Lightcycle 的灯头就已经可以在大约 20cm 到 70cm 高,半径 50cm 的圆柱体范围内进行三轴方向上的自由移动了。从这几个数字里,各位应该已经可以想像到 Lightcycle 的灯体非常「高大」。笔者家的床头柜有 60cm 宽,这在市面上已经属于尺寸比较大的了。至少在个人眼中,Lightcycle 放在上面大小也只是刚刚好而已。所以若是给笔者选的话,书桌或是工作台可能会是它更合适的归宿。
是说,会这么认为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 Lightcycle 比较带机械感的造型了。之前的 CSYS 已经让不少人产生了实验室器材的既视感,那除了灯头外样子变化不大的 Lightcycle,显然也不一定会符合你对卧室灯具的定义。不过单论外观的话,尽管 Jake 操刀的灯具并非戴森「本家」最拿手的气流类产品,但设计的的水准依然很高。Lightcycle 看起来很是简约、俐落,尤其在浅色调的环境中,银白色的灯体会显得十分协调。
比较有趣的是,戴森这次还在 Lightcycle 立杆靠近底端的地方,增加了一个支持 5V 1.2A 充电的 USB-C 插口。笔者自己是把它当成以备不时之需的功能来用,毕竟充电功率有限,而且插上线后也会影响到 Lightcycle 整体的极简美感。戴森没有选择做无线充电,不知道是出于技术还是什么其它原因。但不管怎么说,照现在的市场趋势来看,下一代产品出来的时候,手机直接放上底座估计就可以直接充电了吧?
操控感受
如前文所说,Lightcycle 的灯头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圆柱体范围内自由活动。能实现这样的效果,靠的是自 CSYS 时代便已经成型的 3 Axis Glide 系统。它是由正反装有 6 颗滚轮的滑片、牵引带及配重块三部分组成。其中滑片一侧的三颗滚轮负责固定灯臂及其在 X 轴上的移动,另一侧的三颗则是夹在立杆左右,配合通过牵引带跟滑片连在一起的配重块,让滑片(即灯臂)在 Y 轴上升降到任意位置停下时都能保持静止。
在这套系统中,灯头在移动时拥有相当高的自由度和精准性,这一点对诸如画图、做手工等桌面作业都至关重要。而在调整灯头位置的过程中,滚轮产生的阻尼感不算强,但灯头都是放手即停,不会刹不住车,而且滑动时也没什么太大的噪音。需要注意的是,Lightcycle 的灯头是不能扭动的,光只能往下打,没法随意调整方向。这说不定是 Dyson 刻意为之,但笔者认为可能性更大的因素,还是灯臂内降低 LED 温度所用热管的弯曲形构造。
说到这个热管,也是跟 CSYS 一脉相承。它本身是真空密封,藏在里面的水滴在灯亮后能实现液冷的效果。具体来说,每当开灯之后,LED 生成的热量会把水滴变成蒸气。接着蒸气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一路沿着铜管移动到冷却区。在那里蒸气会冷凝变回水滴,接着再回到 LED 那一头。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了一套循环的散热方案。凭借这项技术,戴森相信自家的 LED 灯会拥有比别家产品更长的寿命。而 Lightcycle 还在 CSYS 的基础上加大了热管的内径,所以官方估算的使用时长,也从之前的 40 年增加到了 60 年(在 27 到 31 摄氏度的环境中,以每日使用 8 小时计)。
在散热时 Lightcycle 的这根铜管外壁温度能达到 50 多度,直接碰触管子表面还是会微微有些烫手。所以在转动灯臂的时候,最好是尽量避免手指碰到顶部裸露出热管的地方。另外在平日里不用开灯的时候,也要记得定期对热管露出来的部分进行清洁。因为这条细槽还是挺容易积灰的,没事用刷子刷两下或是干脆拿戴森的吸尘器来吸(会买这灯的家里多半都有吧...),这样对保持散热效率会比较有帮助。
Lightcycle 上的控制键都集中在灯头的位置,从下往上可以看到位于底部的三颗 Auto 模式、运动探测和日光追踪按钮(长按运动探测钮还可以开关蓝牙)。它们对应的功能好用与否我们到下一部分细说,这里只谈按钮本身的使用感受。以按压面积来说,三者其实已经够大。但因为按钮会略有点紧,所以按的时候往往需要用手捏住灯臂上下发力才行。每颗按钮靠近灯头的一端,都设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灯。想看它们是否亮起,就得要保证灯臂底面位于你的视线之上。这听上去没什么,但实际使用中有时会需要你先多做一个抬高灯臂的动作。笔者自己是倾向于把指示灯搬到灯头的侧面啦,至于戴森现在的设计,个人推测可能是希望避免哪怕一点点的侧面灯光对使用者造成的视觉干扰吧。
同时在灯头顶部,还设有开关键和两个分别用来控制亮度跟色温的触控条。触控条对滑触的反应非常灵敏,基本上手指只要轻轻在表面抚过,灯光就会做出对应的改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高灵敏度,笔者在转动灯头或是按下方按钮时,偶尔也会因为不小心的碰触而引发误操作。另外由于这触控条只是微微高起的两根细线,摸上去反馈的实感并不强。有时可能会要重复操作几次,心里才能确信自己已经摸准了位置(尤其是要调节到极限值的时候总怕手指没滑到头)。
当然啰,如果你想要消除这种不安心的感觉,其实也大可直接进到手机端的 Dyson Link app 内进行操作。在软件中你可以看到即时的亮度和色温,并对其进行精度更高的调整。灯臂下面三颗按钮对应的选项也都有,日光追踪的地区也是在这里设定。另外在 Dyson Link 中你也可以选择学习工作、放松、精准等预设模式,或者自己输入偏好的亮度及色温保存下来方便以后使用。
比较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戴森虽然在发布 Lightcyle 的同时也公布了对亚马逊 Echo 和天猫精灵的支持,但却将自家的灯具排除在了语音助理的适用范围之外。这个决定不得不说很令人费解,而且 Lightcyle 是不带 Wi-Fi 机能的,也就意味着后续的软件更新多半也是不会补上这项特性了。
按照官方说法,Lightcycle 的显色指数超过了 90Ra,而这已经是可以用来检查、校正色彩的水准了。笔者将同样的物品放在正午阳光和开启了精准模式(4,600K,1,000Lx)的 Lightcycle 下,以肉眼看和相机拍的结果进行了大致对比,灯下显示的色彩确实是比较准的。测试期间笔者一位自己做时装设计的朋友恰好到访,时常需要在灯下看不同颜色布料的她,对这么一款产品表达了不小的兴趣。
至于前文提到三颗按钮对应的三项功能,其中最左边的 Auto 就如名字所示,会让 Lightcycle 依照环境光感应器测得的结果来自动为你调节合适的色温和亮度,以保证灯周围的区域光照尽量统一。而中间的按钮对应的则是移动感知,开启之后灯会用红外线感应器来探测周围(人或动物,可能还有机器人?)的运动。当你靠近灯时,灯就会自动亮起,离开两分钟后,它就会自动熄灭了。
最后来说说主打的卖点日光追踪,在开启后 Lightcycle 可以依照你在 app 内设定的城市和位置,来自动模拟出最匹配该地即时日光的亮度和色温。具体使用时,在日出到日落的过程中,灯发出来的光会经历一个色温由暖到冷再到暖,亮度由暗到亮再到暗的变化。戴森认为这项功能可以让灯光更符合人体的生物钟,使你哪怕在阴沈的雨天也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笔者自己在使用时,最喜欢的是傍晚开灯,看到那种夕阳一般的暖暖灯光。但枕边留一盏灯睡觉就实在是没法习惯,所以很遗憾,也就没有被「阳光」自然叫醒的机会了... 对了,如果你日光追踪和 Auto 都不开的话,Lightcycle 是有记忆功能的,每次开灯都会自动恢复成关灯前的状态。
结语
Dyson 自己给 Lightcycle 的归类还是 task light,这点跟其原型,很长时间内都是为企业市场而设的 CSYS 是一样的。在它身上,你仍能发现较强的工作属性,主推的日光追踪虽然兼顾到了偏家居的使用场景,但产品本质上还是 CSYS 的升级。所以在一开头,笔者就说它更适合的地方还是书房或者工作室,在这样的环境中其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当然,这个价值在不少人眼中估计是到不了 3,990 元那么高。但从笔者自己收到的反馈,以及戴森在中国马不停蹄更新灯具产品线的举动来看,愿意为 Lightcycle 设计跟功能性买单的实际上也大有人在。其实个人更好奇的,是戴森接下来会不会再从头打造一款完完全全以家居场景为主要考量的全新灯具啦。
Dyson戴森Lightcycle CD05 台灯 智能 感应3990元
点击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导航
文中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