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Nike在意大利蒙扎Nike Breaking2计划正式开跑,经过了42公里的征程之后,最终Eliud Kipchoge跑出了2小时00分25秒的本次挑战最佳成绩。虽然没有完成马拉松两小时挑战,但还是比世界全程马拉松记录快了2分32秒,并将自己的最好成绩提升了2分32秒。


Nike以这次Breaking2计划推出了4款跑鞋,其中Zoom Fly就是最先发售的一款。在6月初Nike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民间的破二活动,找了42位精英选手和420位大众选手完成了一次“破二”。在这次活动上承担重任的42位精英选手脚下穿的就是这双Zoom Fly。

鞋子的配色是以意大利蒙扎赛道为灵感,淡淡的蓝色,大大的Swoosh在鞋面上特别显眼,中底部分的红色搭配夸张的设计,使得跑鞋充满动感。

外观设计上和Nike Zoom Vaporfly 4%一脉相承,将鞋后跟设计成尖锥模样而非圆弧状,完全是空气动力学的完美设计,结合意大利蒙扎赛道,很容易联想的一级方程式赛车。

跑鞋的鞋舌做得非常薄,而且是外斜的,印上Zoom Fly之后就连鞋舌都充满动感。

鞋带用的是扁平型鞋带,材质偏硬,容易绑紧又不易松脱。

跑鞋的细节也做得很个性化,鞋舌位置上一边是可以写跑步的目的地,一边是自己名字。右后跟可以写上你的成绩,如果拿这对鞋来跑首马或者跑出PB一定意义非凡。

鞋子的鞋垫是Nike现在主打的高密度泡沫鞋垫,做得非常薄,让足底更好地感受中底科技。

Flymesh双层鞋面材质有着良好的运动性能,结合Flywire飞线,提供了良好的包裹和稳定性能,同时具备了传统的网眼材料轻盈又透气的特点。鞋面支撑功能由Flywire动态飞线提供,左右五对共计20条飞线可以在系紧鞋带的时候为足弓和足背提供必要的支撑性。

实际穿着中,鞋子外形修长,但前掌并不窄,绑紧鞋带后,脚背也不怕有压迫感。

虽然名字里带Zoom,但这双Zoom Fly并没有采用Zoom Air气垫,而是以大家熟悉的另外一种缓震材质Lunarlon泡棉打造。大家可以看看官方给的分解图:

可以看出,中底的确没有Zoom,除了植入碳纤维的尼龙板硬质材料就是 Lunarlon。虽然没有Zoom,但鞋子上脚非常的弹。

Zoom Fly的中底后掌高度达到惊人的33mm,前掌也有23mm,厚实的中底设计具备非常好的缓冲效果。前后掌有着10mm的落差,比平时穿的长跑鞋8mm还要多,这样是为了有效减少肌腱损伤,也让前倾的跑步姿势得以轻松保持。

Zoom Fly的大底根据足部的推动力测试进行了分区域设计,不同位置的五边形结构有着不同的深度和宽度,以此提高大底在路跑过程中的推动力和防滑性能。在各种路面的实测中,都有良好的抓地力和足底感觉。

Zoom Fly最大的卖点就是内部还嵌有一片植入了碳纤维材料的尼龙板硬质材料(官方宣传是:碳纤维的全掌型尼龙板),颠覆了常规的平板型碳板设计,Zoom Fly用的是 “铲子” 形态的碳板。

设计理念让想人起刀锋战士Oscar Pistorius的J形碳纤维刀锋假肢。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了足够的推进力,利于保持跑步姿态,还能减少弯曲脚趾时的能量消耗,并且不会增加小腿的负荷。

跑鞋X光图,能清晰看到碳板的位置。

在结构设计上借鉴了Zoom Vaporfly elite的铲型结构,在后跟位置形了一个箭头式设计,一开始穿会觉得中底很不稳。虽然没有额外的中底支撑材料,但是Zoom Fly的后掌中底是块状设计的,而且中底的宽度要大于鞋面宽度,这样让你在跑步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前掌落地,后掌只是轻微过度。

在实际跑步中,发现鞋子真的很弹,超厚的中底不单止具有很好的缓震,而且弹性十足。宽大的前掌也提高很好地落地控制感,鞋子的中底设计对跑姿的调整有很大的帮助。

全掌式碳纤维板,实际穿着中的感受就像“跷跷板”,当你中前掌落地时,碳板就会将力量将力量引导至大拇指,减轻脚掌及小腿肌肉在长距离跑动过程中的负担。就算是用手去扳,都能感受到碳板的抗扭力。

在经历接近30KM的测试后,后跟的褶皱非常明显,目测Zoom Fly的跑步寿命应该在600KM那样。

Zoom Fly具备了时尚兼顾功能的城市跑鞋标准,运动休闲,便于日常搭配。

以马拉松训练鞋作为定位,如果你正为准备全马而增加跑量,或者想提升PB,那Zoom FLy会是你的最佳选择之一。


指南针运动NIKE ZOOM FLY 马拉松 男子运动跑步鞋880848-009-400699.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