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更新一次智能手表,已经成为了苹果“春晚”的惯例。虽然每次在看发布会时都会为新的功能感到欢呼雀跃,但是细想到ECG心电、24小时监测心率等这些功能,都早已在其他穿戴设备上实现许久了,只不过因为苹果特有的巨大影响力,才让这些优秀的功能被消费者熟知,再由各方市场进行普及,不但销量远超这些行业先驱,甚至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那些早就应用了这些优秀技术的产品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列举几款苹果或多或少“借鉴”过的那些智能穿戴设备,如果你对这些功能有着特有的偏爱,不防可以关注一下这些产品。
在举例这些产品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梳理一下本次Apple Watch Series 4的升级点,以及从前几代Apple Watch上延续下来的优秀功能。
-4-
Apple Watch Series 4
本次苹果将在手表上主打健康功能,美版Apple Watch Series 4的最大特色莫过于ECG心电图检测,只要将手指放在数码表冠上,30秒内即可生成佩戴者的ECD心电图表,对于心脏有潜在疾病的用户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功能。
此前因为心率监测的精度问题,苹果曾一度暂停了Apple Watch在静息(非运动)时的心率监测功能,而在本次增强了心率传感器后,Apple Watch Series 4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心率,并会在心率异常时对用户发出提醒。
Apple Watch Series 4配备的全新的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结合两项传感器的数据,便可以测量垂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从而辨别佩戴者是否有跌落的可能,如果手表测量到用户发生了跌倒事故,便会向设置好的紧急联系人发送SOS紧急联络,通知用户的家人发生了意外。
4. 在手表的运动监测App中,新加入了好友挑战功能,用户可以与使用Apple Watch发起运动竞赛,可以是当前的运动实时比拼,也可以是为其一周的运动数据积累竞赛,而竞赛比拼的结果将以Apple Watch特有的3个运动圆环数据计算出最终得分。
5.在Apple Watch Series 3时,手表支持自动识别运动监测,当佩戴者处于运动状态下,手表会总动识别当前的运动方式,比如跑步、骑行、游泳等,并会提醒用户是否要打开该项运动的监测功能,以便帮助用户收集运动数据并记录。
6.依旧是Apple Watch Series 3开启的eSIM蜂窝网络服务,让用户可以在手表中存储一张虚拟SIM卡,从而让手表完全脱离手机,实现轻量化出行使用的需求,即便不携带手机出门,也可以做到查收信息、接打电话、记录运动数据、移动支付等日常功能。
国内早有可用的24小时ECG心电图监测
Apple Watch Series 4增加的ECG心电图监测功能,得到了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可以说是从一项科技产品到医疗用品的转变,FDA的认证也证明了这代苹果手表的ECG精准度。但是除了苹果的美国官网之外,其余国家的Apple Watch Series 4网页均没有宣传ECG功能,询问国内Apple Store的店员,回家结果也是:暂时不会有ECG。很多人为了拥有ECG功能,而去购买美版的Apple Watch Series 4,由于还没有正式发货,美版手表具体会不会因为锁区,导致在国内无法使用这项功能还不得而知。
不过在Apple Watch Series 4推出之前,国内就有一款穿戴设备具备了ECG监测的穿戴设备——米动健康手环,这款设备于去年4月发布,除了使用医疗水准的ECG芯片来采集心电数据之外,还能够监测如HRV(心率变异性)、心血管健康指数、静息心率等专业医疗数据,帮助用户调整的生活习惯,将身体保持在健康状态,减少患病风险。近期,华米推出了新的升级版——米动健康手环 1S,将ECG监测精度再次提高。
-2-
AMAZFIT 健康手环 1S
升级后的米动健康手环S1,将原本主动测量的ECG心电图,改为了7x24小时自动监测,让用户不必总提醒自己按时查询心脏状况,而是当风险降临时,设备主动为用户提供预警提示。但是这样的方式显然更加考验续航,米动健康手环S1在开启24小时心电监测后,依旧可以做到7天的高续航表现,让用户不但在白天可以进行日常的作息,夜晚更是可以安心睡眠,不必为设备的电量担心。此外,米家健康的App中还提供有24小时的免费电话健康咨询,为用户的健康生活提供建议。
真正做到24小时心率监测,才能让用户放心
虽然ECG心电没能首批进入国行版的Apple Watch Series 4,但是支持了24小时心率监测,在健康方面依旧帮助很多用户。但即便是传感器达到了24小时监测的精度,可无奈Apple Watch Series 4的续航依旧只能坚持18个小时,这样用户就只能进行选择,究竟是在白天监测晚上充电,还是晚上监测白天充电,无论哪种都不能保证全天的安全健康。
乐心手环MAMBO2应当是国内首款支持24小时心电监测的智能穿戴设备,作为一家研发穿戴设备和医疗用品的科技厂商,乐心旗下有着很多如腕式血压计、健康体脂称等健康科技品,乐心手环MAMBO2在保持全天心率监测的同时,依旧可以保证5天的续航,为很多对心率监测有需求的用户起到了不小的帮助,自此之后众多的穿戴设备便纷纷增加了7x24小时的心率监测功能。如今新款的乐心手环3已经发布,不但心率数据的测量精度得到了升级,在外观设计上做的也更加讨喜。
-3-
乐心手环3
乐心手环3除了延续7x24小时的心率监测功能,并提升了心率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即便把手环戴的很松,依旧可以测量出精准的心率数据。除了可以自动识别行走计步,乐心手环3还能够自动识别跑步运动,自动开启跑步或健走的运动监测模式。在开启7x24小时心率监测后,乐心手环3依旧可以保障5天的续航水平,而在关闭心率监测功能之后,甚至可以达到28天的待机时间。
从提醒到防护,更安全的防摔属性
防摔倒提醒可以说是很多用户迫切需求的功能,特别是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的朋友,为老人戴上手表,这样当他们出现意外时,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的身旁。
苹果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在发布会上笔者也甚至一度被人文关怀所感触,但是冷静之后发现,依旧是苹果智能手表的老问题阻挡了这项功能被发扬光大,那就是毫无提升的18小时待机,究竟是让老人白天戴着?还是晚上睡觉时戴着?总之会有一段空白期会无法让人安心。
不过即便是出现意外后的收到了提醒,老人依旧难免伤筋动骨,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意外发生,那肯定能让不少子女更加安心。Hip Air是一款为保护臀部而开发的穿戴设备,尤其是保护老年人的臀部,这家公司先后经历了近十年的研发,工程师们通过复杂的电子系统分析人们在各种环境下的运动,当检测到人即将摔倒的时候,两个安全气囊会自动地打开对臀部进行保护。
-4-
Hip Air 穿戴式安全气囊
Hip Air的外形有点像一个臃肿的腰带,不过佩戴起来还是非常舒适的,安全气囊就隐藏在这个腰带之中,当检测到可能摔倒时,两个气囊会在臀部两侧迅速启动自动膨胀,以避免臀部受伤,在碰到地面之后气囊在几秒钟内保持饱满状态,然后慢慢地自动收缩。安全气囊的材质为韧劲很强的尼龙,以此保证不会在碰到地面的时候撕裂。当气囊充气时,它覆盖的面积比臀部范围要大,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臀部一直延伸到大腿中部。
运动好友要看社区,国内外环境差别巨大
运动社区与其他社区一样,是一个特定爱好的朋友圈子,通常喜爱运动的朋友都会有特定的微信群、QQ群或者论坛社区,大家一起组织活动并进行讨论。而且因为需要定期组织运动外出,所以运动圈子一般都是局限在一个地区中,比如在国外比较火热的Fitbit穿戴设备,就是因为社区建设的比较完善,获得了很多美国运动爱好者的喜爱,不过到了中国之后却未能复制出这个热闹的社区。
Apple Watch Series 4中增加的好友挑战功能虽然比较新颖,不过与运动社区相比还是有些小众,首先是身边需要一个即热爱运动还拥有Apple Watch的好友,而且Apple Watch也没有所谓的社区,要不是实际中的好友,再就是随机碰到的路人,这就导致这项功能的使用频率不会很高。国内有很多运动记录的App,其中都有运动社区进行交友,帮助热爱运动的用户一起激励一起健身。并且很多可穿戴也拥有自己独立的社区,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款这样的穿戴设备。
-5-
Pacewear S8 运动手环
虽然国内有着众多好的运动社区,并且Pacewear也不是第一个拥有运动社交的穿戴设备,但使这款产品上榜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是一款腾讯开发的智能手环,在国内的运动比拼中,还有能比得过微信运动的吗?Pacewear S8除了可以与微信好友定期举行活动外,还增加了抢红包玩法,使用最物质的方式激励你快去运动,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脂肪险”,只要你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自动监测运动数据,更智能的穿戴助手
人们佩戴智能手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搜集运动数据,以便在日后进行系统的查看,帮助用户改善健康的运动习惯。但是很多人总会是忘记开启监测功能,或是运动到一半才想起来,这就大大失去了佩戴穿戴设备的意义。Apple Watch在检测到用户开始运动后,便会提醒用户开启该功能的,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项功能,手表的震动反馈可以及时提醒佩戴者,你忘记开启运动监测了,不要忘了搜集你的数据。但是如果连提醒步骤也能省去,直接自动进入各个运动的监测模式该有多好呢?
其实很多穿戴设备都有自动开启计步的功能,比如上文中介绍的乐心手环3,但是要检测到更多的运动模式,就需要针对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进行深度的算法调校。在智能手表上首先做到自动转换运动监测模式的是三星Gear S3,无论用户是步行、跑步、骑行、游泳或是登山,三星Gear S3都可以识别出用户的运动状态,并自动开启该项运动的监测功能。究竟什么才是智能设备呢?就是在你忘记它的时候,它已经什么都为你做好了。
-6-
三星 Galaxy Watch
最新的三星智能手表由Gear系列升级为了Galaxy,这样的命名也更加符合这款手表的旗舰身份,新版的Galaxy Watch依旧支持自动开启运动监测功能,并且从上一代的16项运动种类增加到了39种,虽然目前还不清楚39种运动模式是否都拥有自动开启功能,但是基本的几项自动开启还是得到了保留。并且这款手表上搭载了加速度计、气压计、陀螺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多种感应元器件,Galaxy Watch的监测精度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最早做到了eSIM技术的智能手表
这份殊荣依旧属于上文中介绍到的三星Gear S3,Gear S3搭载了三星自家的Exynos 727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集成LTE基带,让手表具备eSIM卡功能,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只携带手表出门,仍然能做到打电话、回复信息、三星Pay支付或是查地图等常用功能。只是可惜这项功能有些生不逢时,由于当时国内的移动运营商还没有普及这项功能,导致国内版的三星Gear S3无法使用eSIM,所以三星官方也没有将这项功能进行宣传,导致很多人以为是Apple Watch率先将eSIM引入了国内。
eSIM卡的概念并不是智能手表首创,在很多平板电脑的品类上,都有配置烧卡芯片实现一卡两用。但是eSIM在智能手表的意义远大于其他设备,因为很多时候用户只希望戴着手表出门,但是这样就很容易错过重要的信息和来电,而eSIM的出现,让用户只需要一个手表和一对蓝牙耳机,就可以获得清爽的出行体验。由于国内的eSIM服务逐渐完善,新一代的三星 Galaxy Watch也将支持eSIM功能,不过国内的eSIM版本可能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由于前面已经对Galaxy Watch进行了介绍,这里就不再多做赘述了。
结语
本文中介绍了5款拥有Apple Watch功能的穿戴设备,它们或是比Apple Watch的在某项功能上更加专注,又或是比Apple Watch的售价更加实惠,如果你只是很需要Apple Watch中的一部分功能,那么也许选购这些穿戴产品,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Apple Watch万年不变的18小时续航,限制了这款旗舰手表在很多时候不能发挥它的全部实力。